这是怎么了配资行情最新消息,连住了60年的“龙脉宝地”都不要了?
2025年7月,一则消息引爆财经圈:李嘉诚家族挂牌出售居住了60年的香港深水湾道79号祖宅,标价50亿港元。
要知道,这可是李嘉诚在1963年为了跟表妹庄月明结婚买下的婚房,当时耗资65万,现在挂牌50亿港币,涨了800倍。
网友瞬间惊觉:“连祖宅都不要了,这次是真要跑?”
几乎同一时间,长实集团在大湾区以“骨折价”甩卖400套房源,如惠州泷珀花园、中山泷珀花园、广州逸翠庄园及东莞海逸豪庭,集中挂出400套房源,最低价格竟然降到仅40万元人民币一套,有的项目甚至从最高价一口气跌到三五折。惠州某盘单价低至8000元/㎡,不到香港房价的十分之一。
更耐人寻味的是,就在李嘉诚疯狂套现之际,海南自贸港宣布将于12月18日全岛封关,零关税、低税率、离岸金融等政策全面落地。
这场看似巧合的“时间对撞”,背后隐隐约约透露出一个现实:当海南高举开放大旗时,李嘉诚依赖了半个世纪的“香港红利”,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。
李嘉诚的“撤退三部曲”
深水湾道79号对李嘉诚而言绝非普通房产。
这栋白色豪宅依山面海,风水师曾断言其“藏风聚气”,李家在此居住60年间,家族财富从千万级暴涨至千亿级。
如今突然挂牌,像极了武侠小说里宗师的金盆洗手。
事实上,祖宅甩卖、大湾区大甩卖,并不是李嘉诚的单一动作。类似操作在北京御翠园更夸张——2001年楼面价1750元/㎡的地块,2025年想以7万元/㎡抛售,虽然说他们的噱头是7折出售,但实际上并没有产生实际成交,令人遐想。
国际市场上,李嘉诚同样遭遇滑铁卢。
原计划以60亿美元出售巴拿马港口给美资企业,却因中国监管部门介入被迫改为与中远海运合作。
这种“到嘴的肉飞了”的窘境,与2017年出售欧洲电信塔时被反垄断调查的剧情如出一辙。
当李嘉诚还在用20世纪的地产套路收割时,海南正在用降维打击改写规则。
在深圳福田口岸,每天有近10万港人北上消费,他们手机里流传着这样的攻略:“海南免税店SK-II比香港便宜400港币,iPhone15 Pro少2000块。”
这直接导致2024 年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同比下跌 7.3%,海港城租户销售持续,而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早就突破1000亿元。
就连李嘉诚的“老本行”港口物流也遭截胡。
洋浦港开通直达中东航线后,洋浦港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哈里发港直达航线开通后,企业运输成本可降低 12% 左右,马士基等航运巨头已开始转移部分业务。
时代抛弃你时,连招呼都不打
回看李嘉诚的商业帝国,其核心盈利模式始终未变:利用香港特殊地位低价拿地/拿牌照,囤积数十年后高价抛售。
但如今这套玩法已经玩不转了。
首先就是香港本土的土壤已然变质。年轻人流行“躺平”,根据世邦魏理仕香港数据显示,2024 年四个主要购物区的一线街道商铺空置率与前一年相比,下降了 1.3 个百分点,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为 7.8%。
与之对比,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网发布的 2024 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,2024 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 7935.69 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 3.7%,且明确表态“不欢迎炒房客”。当记者询问是否会投资海南时,长实高管含糊其辞:“我们持续关注所有中国城市。”
从天眼查来看,长实集团通过子公司长江实业(海南)有限公司(后更名为长江集团(海南)有限公司)在海南注册,成立于2023年4月,注册资本从100万人民币增至1000万人民币,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、对外承包工程等。这表明长实至少在形式上想要局海南市场。
全球监管的围剿更让李嘉诚坐立难安。英国刚通过《能源暴利税法》,李嘉诚持有的UK Power Networks每年要多缴2亿英镑;加拿大则收紧空壳公司审查,迫使李家转让部分温哥华物业。
这种“全球挨锤”的处境,与当年在港“躺着赚钱”形成鲜明对比。
最致命的或许是价值观的转变。在社交平台上,一条“李嘉诚=垄断+囤地+吸血”的短视频获赞超百万,而海南自贸港的宣传片里满是“年轻人创业”“高科技孵化”的镜头。
当新时代需要的是任正非式的硬科技,而非李嘉诚式的财技时,92岁的超人也难免露出疲态。
新大陆与旧船票
在抛售中国资产的同时,李嘉诚正悄悄布局越南电网和印尼新能源。
这像极了19世纪欧洲资本家在美洲大陆的重生——只是不知道,这次他握着的还是一张能登上新时代巨轮的船票,抑或只是旧帝国的最后一块遮羞布。
股票新闻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